推薦必看 視力保健知識

article image
  • 護眼知識庫
  • 視力保健
  • 醫學新知

瞭解你是不是青光眼的高危險群?定期檢查提早預防!

青光眼 遺傳

 

什麼叫做青光眼?

青光眼是因眼壓異常而導致視神經萎縮、可視角漸漸縮小的視神經疾病,所使得的損害是無法還原的,於是青光眼的診療要點是讓眼壓降低或者保持在穩固的範圍,避免視神經的持續惡化下去。按照世衛運算,青光眼是全球促成病患眼盲的第二大主因,而台灣青光眼病患大約佔總人口0.5%、年紀愈大所佔比率就愈高,預計台灣或許有超過十萬人患有青光眼,特別近來高度近視人口比例提升和診斷科技優秀,青光眼的發生率慢慢增長,且病患有年輕化的現象。

 

有關於急性青光眼的症狀

眼科醫師提出,因急性青光眼早期的症狀通常伴隨劇烈頭痛、嘔吐、噁心等等症狀,所以很容易被視為高血壓而耽誤醫療,縱使是視力模糊到眼科檢查,也可能因季節氣候變動或是其他情形,所以症狀被評斷為結膜炎。基本上有糖尿病或者是心血管疾病的病患,患有急性青光眼的機率會較一般人高出許多,而大多急性青光眼的病患,也多伴隨眼壓過於高的症狀,若沒盡早執行治療,可能會引起視神經受損、視野變小和視力減退。急性青光眼的症狀舒緩之後也一定要持續追蹤檢驗,常常有病患自行停藥而導致急性青光眼復發甚至更慘重,一旦視力受損就不能再還原。

 

青光眼 怎麼辦

 

哪一些民眾需要做青光眼的檢驗?

眼科醫學臨床上有些族群有罹患青光眼的高危險性,含有家族病史、罹患其他疾病、長期使用類固醇或者年紀大等的民眾,醫生建議至少每年務必到眼科診所檢查一次,以確定是否有罹患青光眼的危險。同時,青光眼病患的眼壓不一定會很高,眼科醫學臨床上大約僅有50%的青光眼病患有高眼壓,因此青光眼的檢查事項除了眼壓以外,還要配合可視角檢查以及眼底鏡檢查,倘若檢查發覺不平常才可以確診為青光眼。

 

青光眼的治療方式-雷射、手術或是冷凍

如果青光眼病患經由藥物醫療以後,減低眼壓的效果不好,或者使用青光眼藥物時會發生副作用的話該怎麼辦?這時便務必考慮進行雷射、手術或是冷凍醫治。雷射診療首要是使用雷射照射,使排水管暢通而增進房水排出;手術醫治是再製作一條新的排水管,讓房水能夠經過新的路線排出;冷凍醫治則是破壞睫狀體,以降低房水的形成。以現今的眼科醫學進展來說,無論是雷射、手術或是冷凍診療都十分安穩,很少出現重大的併發症或併發症。

 

青光眼 保養

 

點抗青光眼藥水的兩大起因

現今對於青光眼病症的瞭解已是低壓性青光眼,並不是過去的高壓性青光眼,要是罹患低壓性青光眼該怎麼辦?這是屬於視神經血液循環不良的視神經病變,點抗青光眼藥水可以驅使視神經的血液循環,對眼睛是十分有輔助的。此外,有一些抗青光眼藥水富含磺胺類藥物,這種成分能夠有效地抑制黃斑部水腫,假如患有夜盲黃斑部水腫、高血壓性黃斑部水腫、眼中風黃斑部水腫亦或是糖尿病黃斑部水腫,點磺胺類抗青光眼藥水能對於抑制黃斑水腫有一定程度的輔助。

 

青光眼會遺傳給後裔嗎?

現在已知原發型青光眼在嬰兒期便可以被檢視出來,主因也許是因為兩種基因CYP1B1或者是LTBP2的突變,假設父母雙方皆是突變基因的攜帶者,這些突變基因以『體染色體隱性』的方法遺傳,他們的小朋友也許會遺傳兩個突變基因而引起青光眼;假使父母雙方是在35歲以前被檢驗出罹患青光眼,有極高的概率是Myocillin-肌球蛋白基因突變,該基因突變則以『體染色體顯性』的方式遺傳,他們的小孩也許會罹患原發型青光眼。實際上並不是全數的青光眼都有遺傳性,例如外傷性青光眼、手術併發症型青光眼或是發炎性青光眼等,由於出現意外或是自身體質導致的青光眼便不具有遺傳性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推薦更多

名醫On Call節目中聽眾詢問的青光眼問題 - 哈佛眼科中心 - 痞客邦

青光眼的典型與非典型症狀- 康健雜誌

新生兒常見青光眼的預防@ 1+1=3 玩學樂生活:: 痞客邦::

 

Tag

青光眼 治療,青光眼 檢查,青光眼 原因,急性 青光眼,青光眼 中醫

青光眼眼科診所專區

收集整理台北青光眼眼科推薦診所!

瑞光眼科診所 眼科

瑞光眼科診所

  • 類別 ‖眼科
  • 電話 ‖02-2523-6949
  • 地址 ‖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1段25號、25號2樓
  • 評論分享 ‖481
  • 推薦 ‖ 4.4
陳如芬眼科診所 眼科

陳如芬眼科診所

  • 類別 ‖眼科
  • 電話 ‖02-2820-3177
  • 地址 ‖台北市北投區石牌路1段50號1、2樓
  • 評論分享 ‖69
  • 推薦 ‖ 3.3
陳眼科診所 眼科

陳眼科診所

  • 類別 ‖眼科
  • 電話 ‖02-2511-9088
  • 地址 ‖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2段59-1號2樓
  • 評論分享 ‖55
  • 推薦 ‖ 3.1